其他

海珠好人丨1月评选结果新鲜出炉!谁将登上好人榜?

2017-01-26 微社区e家通幸福赤岗


今年1月,信息时报微社区记者继续深入挖掘街坊身边的好人好事,在将近一个月的时间内,报道了十余位好人的感人故事。自1月21日启动网络投票后,共吸引61865人次参与投票,投票页面访问量超21万次。经过信息时报微社区记者报道、网上票选以及海珠区文明办等公平公正地打分,最终,官洲街的杨海清等6人获得2017年1月度“海珠好人”的荣誉称号。



2017年1月海珠好人榜


杨海清 - 官洲街 

尽心为教职工服务,她为退休老教师带去家人般的温暖 


曲崇正 - 江南中街

这个职业给我无比的荣誉感 


袁放坤 - 龙凤街

他把居民的事当自己的事, 任劳任怨,不计回报


范志刚 - 瑞宝街

他用自己17年的光阴岁月保石溪村平安


谭耀成 - 华洲街

土华“大佬耀”,建土华第一支足球队、办第一届土华足球联


吴姿筠 - 赤岗街

她与轻生者共坐20层楼安全墙边缘,阻止年轻生命的陨落



✎备注

海珠好人的最终确定由三方面条件决定:

1.网上票选分值占70%

2.微社区e家通报道的文章的浏览量占10%

3.媒体和区文明办评选占20%


下面,跟e家君一起,来回顾这些好人的感人事迹吧。



杨海清 -  官洲街



尽心为教职工服务,她为退休老教师带去家人般的温暖


仑头小学的工会主席杨海清对待工作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在同事中有很好的口碑。在担任学校的工会主席之后,她对退休老教师更是尽心尽责,给予老教师家人般无微不至的关怀。而她对退休老教师无微不至的关怀和对学生满满的爱心,更是完美地诠释了“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一传统美德。


滑动可更多了解她↓

对待工作,她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在同事中有很好的口碑。在担任学校的工会主席之后,她对退休老教师更是尽心尽责,给予老教师家人般无微不至的关怀。但她并不觉得这有什么特别,她只是觉得自己做了应该做的事。


她是仑头小学的工会主席——杨海清。


对退休老教师尽心尽责,让他们“老有所安”


仑头小学有34位在职老师,18位已七八十岁高龄的退休老师。有些退休老师由于年纪较大,经常无法来参加退休老师的慰问活动,这个时候,身为工会主席的杨海清便会逐个逐个上门慰问,了解退休老教师们的需求。有些退休老师生病住院了,杨海清会利用自己的节假日去探望老人家,甚至自掏腰包买慰问品。她说,自己住在珠影,交通比较便利,趁着有时间就去看望慰问老教师们,“这些退休老师都是老前辈,值得我们尊重和关怀,这也是学校工会的传统”。


在工作上,只要是退休老师们有什么需求,杨海清总是尽己所能去帮忙,比如为退休老师办理高血压、糖尿病的“特殊门诊”。但在同事的眼里,杨海清对退休老教师的关怀已经远远超出了工作范围。有一位九十多岁的孤寡退休老师巫老师,杨海清除了经常打电话跟踪了解她的情况,还时不时和工会小组长(另一位退休老师)一起去沥滘探望巫老师。


据杨海清的同事说,“老人家简直把她当女儿一样看待,每次只要她过去,老人家就很开心,跟她聊些家长里短的事”。杨海清说,“巫姨很孤单,每次从她家出来,她一副依依不舍的样子。其实你并不需要买什么礼物,只要人过去了,老人家就很开心。”去年,巫老师去世,杨海清知道后第一时间通知老人远方的亲人,并且亲力亲为帮老人家办好善后手续。


在采访过程中,小e了解到杨海清对退休老师们尽心尽责不仅出于工作职责,还因受到家里“尊老”、“敬老”传统的潜移默化影响,所以,她对这些退休老师像对待自己的长辈一样关爱有加,体贴入微。


杨海清时不时会请退休老师们一起聚餐,让他们感受到来自工会的关怀和温暖。


对学生同样呵护有加


杨海清不仅对退休老教师关怀备至,对学生也同样很用心。之前有个四年级的小男生在课间发生了意外,不小心摔倒,下巴磕到台阶,满嘴鲜血直流,牙齿都移位了。事发地点离杨海清的办公室很近,她看到后,赶紧和这名同学的班主任开车将其送至医院。由于恰逢上下班时间段加之孩子伤势较重,接连前往的两家医院都不敢接诊,几经波折才将孩子送到孙逸仙纪念医院就诊。但孩子的父母在外地工作,家里只剩爷爷奶奶。杨海清和同事为孩子办好就诊手续之后,关切安抚好孩子以及孩子的爷爷奶奶,随后杨海清还一直在医院陪着孩子,直至他的爸爸妈妈从外地赶回来,杨海清交待好相关情况才放心离开。


她任劳任怨,让同事“热情地工作,幸福地生活”


小e了解到,仑头小学的教职工是个特别“有爱”的集体,2015年被评为“海珠区教育系统实打实服务教职工模范单位”,而这个称号离不开工会主席杨海清的用心经营。


为了给同事们创造一个快乐共事的氛围,减轻大家的工作压力,杨海清组织开展各种有趣轻松的工会活动,比如根据老师们的兴趣爱好组织了“写意人生”社团、编织社团、养生社团、呡茶社团等,这些社团的出现让教职工们在辛苦之余,干劲满满。


由于活动出色,得到了广泛认可,杨海清与工会小伙伴获得了学校的“活乐团队奖”


杨海清的同事简雪焕老师告诉小e,“杨老师在工作上全心全意为教职工服务,也特别善解人意”,比如,杨海清体谅大多数人对“白事”比较害怕、忌讳的心理,所以她总是一个人跑去参加退休老师的“白事”,从不勉强大家跟她一起。


杨海清身为体育老师一周要上十几节课,还身兼工会主席、学校党支部纪检委员、校监会主任数职,加班加点是常有的事,有时周六日还需要回校加班,但杨海清并没有因此敷衍工作或者抱怨过,相反,她很感激家人对自己的体谅。


小e手记


尽管工作任务繁多且琐碎,但杨海清还是任劳任怨地做好每一项工作,尽己所能为教职工们服务,从不计较个人得失。而她对退休老教师无微不至的关怀和对学生满满的爱心,更是完美地诠释了“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一传统美德。




曲崇正 - 江南中街



医生曲崇正:这个职业给我无比的荣誉感


作为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的一名医生,曲崇正不忘初心,持之以恒地做好本职工作。更难能可贵的是,在忙碌的工作中,曲崇正仍能思考医患新关系、思考治疗疾病的新方向,为患者带来更多的好处,真正体现了仁心仁术的精神。


滑动可更多了解他↓

二十多年前,曲崇正背着一个二三十斤的大包,从青岛孤身坐火车来到广州,开始了自己的求学之路。当时,他也不曾想到,自己后来竟扎根广州,扎根海珠,并治好了许多人的病。


我的工作,比想象中更有意义


曲崇正平均每天需要接诊近一百位病人,而高峰期甚至达到一百三十多人。曲崇正笑言,“有的时候,真的都快累趴了。”除了工作量大,曲崇正所在的针灸推拿科由于以手法治疗为主,开药比例低,所以收入相比起其他科室的医生来说并不高。


这份工作任务重、压力大,收入也不高,但曲崇正却甘之如饴。因为,他认为当医生有一种无比的荣誉感。


曲崇正笑言,“我们的治疗,是需要用手去跟病人做推拿,跟病人有“肌肤之亲”。”曲崇正表示,通过身体上的接触,医生跟病人的心理距离会更贴近了,病人的情绪也更加容易感受到。


“一个动作做完了,病人能够感觉到舒服,是马上就能反馈出来的。我为病人减轻了痛苦,这是很直接就能获得的喜悦。”


尽管近年来社会上的医患关系越来越紧张,但曲崇正表示,自己从没遇到过医患矛盾,甚至是激烈情况也比较少出现。“大概因为我们是推拿科,一边推拿,一边通过言语安慰他们的情绪。治疗结束,病人的心情也好了。”


最让他感动的事情发生在2007年。当时,他刚结婚不久,孩子也还小。老父亲得了重病,从青岛来到广州做手术。有些病人得知此事,主动提出为曲崇正提供经济帮助。对于病人的好意,曲崇正表示心领,并一一婉拒。


“原以为我们之间仅仅是医生和患者的关系,没想到他们会认真地记在心上。”


这时,曲崇正感受到自己的工作原来比想象中更具意义。他说,病人的每一分鼓励都是支撑他前行不息的力量。


为病人考虑更多,为家人考虑太少


曲崇正回忆道,自己在高中时数理化成绩特别好,本想报考师范专业。但在高三那一年,身边不少人都得了病,由此改变了他的想法。之所以选择中医,是因为觉得中药比西药便宜,能让更多的病人受惠。


于是,在老师的建议下,青岛小子曲崇正报考了千里之外的广州中医药大学。曲崇正从学校一毕业就来到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针灸推拿科工作,至今,已有十八个年头。


曲崇正表示,自己的行医理念为“简、便、验、廉”,就是让病人尽量少花费就能够获得更好的治疗。


他在工作中观察到,许多病人的收入不高,是靠着医保来看病,预算都很紧张。于是,他会尽量减少病人重复检查,开药时更多考虑适合又便宜的中药,制定治疗方案时也尽量不超过四项。


曲崇正表示,十八年来,比较遗憾的事情是工作太忙,以至于少了对家庭的关心。因为自己的工作量大,很少有准时下班的时候。而在他刚工作四五年的时候,几乎天天加班。


有一次,他终于能抽空去参加孩子的家长会,看到孩子因为此事都高兴疯了。曲崇正就感觉特别对不起孩子,不能给他足够的爱。如今,曲崇正的孩子要上初中。曲崇正说:”看到其他人的孩子在报考的时候,都参加了这个特长班、那个特长班的,我才发现实在是为孩子考虑得不够。“


困惑不再,多了想法,前行更踏实


回顾自己十八年来的行医生涯,曲崇正表示自己少了困惑,多了想法。


他还记得在刚工作的前五年,自己有很多困惑之处。一是在疾病治疗上的困惑,二是仿佛看不到自己的前途。在日复一日的工作中,这些困惑也逐渐地减少了。他变得经验丰富,对于临床的病症有了更好的把握。因为不断感受到病人减轻痛苦时的喜悦,他对这份工作的前景也踏实了。


除了日常的接诊与治疗,曲崇正在自己的专业学科上也不断钻研。如今,他是医学博士、研究生导师、国家第五批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继承人。他曾参与科研十余项,作为主要负责人参与三项;近五年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了9篇论文;参与编写著作2部,作为编委参编专著4部……种种荣誉,不胜枚举。


但在采访中,曲崇正对这些荣誉谈得不多,他更愿意谈如何治疗病人,谈治疗的新方向。他在谈到自己对于脊柱相关疾病的新想法和新实践时,滔滔不绝,例子一个接一个。经过许多临床实践与研究,曲崇正使一些病症通过推拿手法得以缓解或消除。以前,面肌瞤动和偏头疼等病症一般是其他学科的研究内容,但曲崇正尝试了用推拿手法去治疗,发现也能够取得明显的疗效。


“能够找到新方法,为病人减少治疗时间,减少治疗花费,这就是一件很好的事情。”曲崇正说。



小e手记

近年来医生与患者之间的关系正在剧烈变化,而医疗改革也在不断进行,不少医生都感到无所适从。但曲崇正不忘初心,持之以恒地做好本职工作。更难能可贵的是,在忙碌的工作中,曲崇正仍能思考医患新关系、思考治疗疾病的新方向,为患者带来更多的好处,真正体现了仁心仁术的精神。




袁放坤 - 龙凤街



他把居民的事当自己的事, 任劳任怨,不计回报


在龙凤街工作17年来,城管科科长袁放坤凡事亲力亲为,即便受伤也戴着绷带坚持工作,不止一个人表达过“没有袁科做不好的事”。在他的带领下,龙凤街在城管工作上表现出色。


滑动可更多了解他↓

龙凤街工作17年来,城管科科长袁放坤凡事亲力亲为,即便受伤也戴着绷带坚持工作,不止一个人表达过“没有袁科做不好的事”。在他的带领下,龙凤街在城管工作上表现出色。


带伤上阵,他说,“离不开这工作岗位”


小e从龙凤街道工作人员的口中得知,袁放坤前段时间肩膀处有伤,好一阵子戴着绷带工作。“肩膀痛了6、7年了,前段时间彻底检查才知道四根筋断了两根半,要做手术接回来。我在(2016年)9月1日入院做手术,手术做了7个半小时,肩上打了7个孔才完成的”,拆下固定绷带的袁放坤描述起这个手术时很淡定。原本医生开了3个月的病休给袁放坤,他却回家休息了不到一周就戴着绷带回到工作岗位上。袁放坤嘴上说着“在家呆着无聊啊”,实际却是有很多工作需要他跟进。住院的20天里,他每天都打电话回城管科,放心不下工作。


2016年9月底,袁放坤戴着绷带回到城管科,这时离他从手术台下来还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那时刚好中央环保督察组来到广州,袁放坤顾不上肩伤,工作在最前线。督办函一下来,他就和同事连续加班加点,处理群众投诉和督办案件。因为有同事怀有身孕,他便连文书方面的工作也揽下来自己写。


离开工作岗位一段时间,袁放坤的工作桌上堆满文件。他加班加点把文件看完,让工作得以正常进行。


凡事做到最好,同事说,“他把居民的事当自己的事”


在龙凤街工作的十几年来,他把居民的事当自己的事,为居民解决了多件烦心事。在做好管理工作的同时,他还做群众疏导工作,深受居民爱戴。在 “六乱”整治,清除乱摆卖摊贩的时候,他就很关心摆卖摊贩的就业问题,积极为他们推荐工作岗位。


说到印象最深刻的事,袁放坤回忆,那是发生在龙凤某楼盘:四楼的住户在阳台装了一个两米的飘雨篷,对其他住户的正常生活造成影响,雨天还会产生滴滴哒哒的响声,五楼的住户投诉多次,但问题还是得不到解决。2米的飘雨篷是严重违规的,这引起了袁放坤的重视。他了解情况之后,便想约见四楼的住户。了解情况的居委工作人员刚开始还觉得不可能,但四楼的住户可能被袁放坤“无论何时何地,我都可以跟您见面详谈,只要您觉得方便”的诚意软了心肠,终于在某个周六的晚上9点约袁放坤在家里见面。袁放坤并没有单刀直入,反而是关心住户的家庭情况,并根据住户的实际情况,提出了整改意见,慢慢地,他的诚意感动了住户,住户答应把飘雨篷改成符合标准的长度。袁放坤还在飘雨篷上搭上布,下雨天的滴哒声也不见了,楼上楼下的问题都得以完满解决。


烦心了几年的问题终于得以解决,当事人特意制作了锦旗送给袁放坤。长此以往,同事间只要有问题难以解决,有历史情况不了解,他们就会直接打电话给袁放坤。“袁科就是龙凤街的‘活地图’,他了解龙凤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龙凤街的人提起袁放坤,都会竖起大拇指。


他凡事亲力亲为,领导说,“任劳任怨,却从来对获奖和提拔不提要求”


袁放坤2000年转业来到龙凤街,从刚开始的武装部干事到现在的城管科科长,他凡事亲力亲为的形象深入人心。无论是打扫马涌边卫生这样的小事,还是2008年春节前抗击雨雪冰冻灾害这样的大事,他都工作在一线。城管科工作人员也表示,“每到需要加班加点的时候,袁科总是加的最多的人。”


这样的袁放坤,获奖累累便是顺理成章的事。2016年,袁放坤获得了海珠区政府颁发的个人三等功,而之所以能获得如此殊荣,是因为他连续三年在个人工作评定中被评为优良。2012年,“创文”期间,他被评为“海珠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先进个人”。他还曾两度获得爱国卫生运动先进工作者……袁放坤的领导表示,“和他共事多年,阿坤就是做实事,从不提要求,像老黄牛般任劳任怨”。


小e点评


袁放坤工作务实、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就像一粒种子放到哪里、就在那里生根、发芽、结果。他这种不为名利、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品质、客观公道的处事原则,耐心细致的工作作风,持之以恒的奉献精神,倾入工作的满腔热情,深深打动着每一位他接触过的人。




范志刚 - 瑞宝街



他用自己17年的光阴岁月保石溪村平安


作为石溪平安和谐社区促进会副会长,范志刚从部队退伍之后一直服务于基层一线保卫工作,他待人真诚,在岗位上兢兢业业,深受同事和街坊们的肯定与喜爱。


滑动可更多了解他↓

在瑞宝街石溪村,有这样一位治安队队员,他从部队退伍之后一直服务于基层一线保卫工作,他待人真诚,在岗位上兢兢业业,深受同事和街坊们的肯定与喜爱。


他,是石溪平安和谐社区促进会副会长——范志刚。


退伍还乡,扎根基层17年


23岁从守卫边疆的一线退伍返乡后,范志刚于2000年在石溪村治安队开始了他新的职业生涯。


“服务于家乡,为家乡人站好每一班岗是我回来的初心。”


范志刚告诉小e,一开始,每天穿街走巷的巡逻容易让人心浮气躁,但在前队长霍永强的指导下,他很快就沉下心来,挨家挨户走动拜访,“虽然我是这里土生土长的村民,但有时难免吃‘闭门羹’,这个时候,唯有耐心地慢慢跟村民解释,介绍自己,才能开展好工作”。为了尽快适应这份新的工作,范志刚每天坚持待在社区8小时以上,不到两个月的时间,他就把辖区的基本情况摸透了。


英勇擒获携枪嫌疑人


范志刚回忆,2001年9月的一个晚上,他的队友们在村内巡逻检查时,发现河涌边有两个人神色慌张,形迹可疑,遂立即要求对方站住并接受治安队检查,不料,那两人拨腿就跑,分头逃窜。


范志刚接到案情后,马上协助队友对其中一名嫌疑人进行追捕。其间,该嫌疑人向河涌中抛出了一不明物体。范志刚一边记住该物体被抛下的地点,一边继续追赶,最终在一路口处将该嫌疑人扑倒在地,成功将其擒获,并与队友合力将这名嫌疑人扭送至公安部门。


随后,范志刚一行人又开始搜查河涌,打捞后发现嫌疑人抛下的物体竟是一把仿64式手枪。而另一路同事也成功擒获了另一名嫌疑人,并搜到另一把同款式手枪。“当时我们没想到对方还带着枪,要是对方开枪的话,真是不堪设想。幸好志刚反应及时”,一位经历当年事件的治安队老队员向小e说到。


推动治安监控系统,助于社区治理


石溪村治安队的日常工作,是负责全村治安巡逻、协助各政府部门进行村容村貌、河涌整治等。而村内的劬劳小学、博爱幼儿园、石溪幼儿园等学校出于对村中治安队的信任,都相继聘请了治安队进驻校园,进行保卫工作。


谈及石溪村的治安监控管理系统,范志刚的脸上满是自豪:


“我们从2007年就开始引进监控系统,当时是海珠区的首创,村委拿出了200多万元进行监控视频建设。”


在海珠区18条街道整体建设“五位一体”监控体系的今天,石溪村能作为科技社区治理的试点,离不开像范志刚这样兢兢业业的一线指挥人员。


然而在开展工作的过程当中,作为排头兵的范志刚,也遇到不少困难,“有些村民对监控系统不了解,不愿意安装”,在这种情况下,范志刚往往主动上门或者电话沟通,耐心开导,事情大多都能迎刃而解。


据了解,自2010年以来,石溪村犯罪率呈双位数下降,村民安居乐业。而治安队队长范志刚也多次荣获优秀共产党员、保卫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正如治安队前队长霍永强所说,“把石溪治安的重任交接给范志刚,我和村民们都很放心。”


小e手记


当小e告诉范志刚这是“海珠好人”的评选活动时,他谦虚地表示,自己只是石溪村治安队普通的一员,自己也只是做好本职工作而已。


在石溪村,治安队的身影总是无处不在,他们不仅负责日常巡逻,还会耐心地处理街坊们的生活问题,例如下水道堵塞、噪音扰民,甚至调解邻里纠纷也是他们的职责所在,是街坊们心里的“大白”。正是因为有石溪村治安队队员们的兢兢业业、尽心尽职,才保障了石溪村的平安发展。





谭耀成 - 华洲街



土华“大佬耀”,建土华第一支足球队、办第一届土华足球联赛


因为爱好足球,谭耀成组织土华村足球爱好者成立土华足球队;因为爱好足球,谭耀成建议修建土华足球场,出钱出力;因为爱好足球,谭耀成如今还活跃在土华村足球比赛场上;因为爱好足球,谭耀成在幕后为土华足球联赛的举办尽心尽力……他在土华村的足球史上留下一抹浓重的色彩!


滑动可更多了解他↓

土华足球队颇负盛名,而提到这支足球队,大家想到的第一个人就是“大佬耀”。


“大佬耀”是谁?他说他是足球爱好者,是土华足球队的现任教练。


更多的人告诉小e,“大佬耀”是土华足球队的“定海神针”,有他在,比赛都劲头足。


而小e了解到的“大佬耀”,则是原土华足球场建造者之一,土华足球队以及土华足球联赛的发起人。


下面,就让小e带你去认识认识“大佬耀”,谭耀成吧!


谭耀成1979年开始学习踢足球,上世纪80年代的时候,他在土华村认识了一批同样热爱足球运动的爱好者,他作为领头人带领着这第一批球员练习,磨练球技。


“当时没有场地,也没有装备,甚至有些球员连鞋子都没有。”谭耀成回忆道,“附近的南海舰队后勤部(现为南海舰队基地疗养院)有个足球场,和我们土华村隔了一道河,我们就带上煎堆,游到对面的场地去踢足球。渴了就喝口河水或者自来水,当时的条件真的很简陋。”


他奔前走后组织修建足球场

足球队有了训练场地


没有训练场地,是谭耀成一直想解决的问题。机缘巧合之下,他得知老村长想在土华村的一处空地修建厂房。权衡之下,谭耀成找到老村长,建议说:“村里大家这么喜欢足球,这么大一个村都没有场地,足球队要跑到其他地方去训练。加上村民也没什么地方可以去玩,不如修一个足球场吧。”老村长答应了。


旧土华足球场就在如今的土华文体中心处,现在的土华足球场是2000年之后,政府出资在旧足球场的基础上修缮而成的。“以前的足球场哪有这么漂亮,”谭耀成将以往比赛的照片展示给小e看,他说,“以前的足球场就是沙泥地。一到下雨天,就变得像泥浆一样。”


而就是这块沙泥地足球场地,也来之不易。


“老村长把地划给我们作为场地,但真正修建还是大家自发凑钱的,你一点我一点,慢慢凑起来了。”在谭耀成的组织下,第一批土华足球队队员都既出钱又出力,“钱有了,大家就拉砖头、拉泥沙和煤灰,总共花了一个多月的时间把场地给建好了。”


他发起的“贺岁杯”足球联赛

一办就是18年


场地有了,村里越来越多人踢足球,第一届土华村足球联赛“贺岁杯”就这样诞生了。作为联赛的发起人,谭耀成至今仍主持着这项比赛。在去年举办的第18届土华村足球联赛“贺岁杯”中,谭耀成既是教练,又是后勤,搬水派水、布置场地、计分算分。“虽然说是教练,但其实现在他们都比我厉害啦!只不过大家都尊敬我,就叫我做教练”,谭耀成说。


当小e问到,为什么能18年来坚持办比赛,谭耀成笑笑说:“我喜欢踢足球。做一些后勤、琐碎的事情也不觉得辛苦,毕竟办比赛这么多年了已经习惯了,有经验。”


他痴迷足球四十余载

宝刀未老守门成功 获“最佳运动精神奖”


谭耀成和足球打交道已经有40多年的时间了,从20多岁开始接触到现在61岁,他还在足球场上做一名优秀的守门人。


前不久才结束的“广州农商银行杯”第一届广州千村足球锦标赛中,他是参赛队员中最年长的一位,且守门成功。主办方为了嘉奖他的出色表现,特意增设“最佳运动精神奖”,并颁发给他。


拥有丰富的足球运动经验、令众人信服的影响力,更是土华足球队、足球联赛的发起人,难怪要被称为“大佬耀”!


“其实我只不过是个普通球迷,只是真的喜欢足球。这么说吧,我的爱好就是足球,所以能参与进去,能筹备、协助球赛顺利结束,我就很开心啦。你们可能会觉得布置场地,为足球充气,派水这些事情很多很杂,做起来累,但我从不觉得累。”


小e手记


因为爱好足球,谭耀成组织土华村足球爱好者成立土华足球队;因为爱好足球,谭耀成建议修建土华足球场,出钱出力;因为爱好足球,谭耀成如今还活跃在土华村足球比赛场上;因为爱好足球,谭耀成在幕后为土华足球联赛的举办尽心尽力……他在土华村的足球史上留下一抹浓重的色彩!




吴姿筠 - 赤岗街



她与轻生者共坐20层楼安全墙边缘,阻止年轻生命的陨落


她是珠江帝景华苑的一名物业高级主任,在康景物业公司从事工作10余年间,认真负责地与业主沟通,待人“热心肠”,因此深受同事及街坊的喜爱。她更是在危急时刻,与轻生者共坐在天台安全墙边缘,聆听着轻生者的心声的人。她用母爱搭建起沟通桥,用真情挽救了轻生者,她就是吴姿筠。


滑动可更多了解她↓

她是珠江帝景华苑的一名物业高级主任,在康景物业公司从事工作10余年间,认真负责地与业主沟通,待人“热心肠”,因此深受同事及街坊的喜爱。她更是在危急时刻,与轻生者共坐在天台安全墙边缘,聆听着轻生者的心声的人。她用母爱搭建起沟通桥,用真情挽救了轻生者,她就是吴姿筠。


“感觉到事态的严重性,这名女子有轻生念头”


12月26日17时30分,临近下班时间,吴姿筠像平时一样在办公室值班,突然接到一位业主的电话称,发现了一名陌生女子行为异常,在楼顶天面安全墙上行走。于是她立即通知小区的相关部门对事件排查。“安保人员查看后确定了此情况,根据我的工作经验判断,当时感觉到了事态的严重性,这名女子有轻生的念头。”


随后,吴姿筠立即将情况报告给物业负责人韩经理,按照指示,报警寻求警方帮助并安排好工作人员指引,通知工程部、安保部做好围避工作,通知管理中心工作人员赶往现场支援等,这些都有条不紊安排好后,便赶赴现场支援。


“我陪着她,唤醒她的母爱,劝她活下去”


“走到楼顶时发现通往楼顶的消防门门锁已被破坏,那名陌生女子坐在楼顶安全墙边缘处哭泣着,想要以跳楼的方式轻生。”吴姿筠说。由于楼顶安全墙构造为架空型,前后都无落脚点,若女子情绪激动,从正坐着的安全墙上往前或往后靠,就会直接从这20层的高楼掉落。


晚上6时许,天色渐暗,物业管理中心、社区民警、派出所、消防大队、医疗救助队都陆续抵达现场,对女子进行劝说,但女子坐在墙上哭着诉苦却始终不愿意下来,甚至不断地往边缘靠,情势十分危急。为了稳住轻生女子的情绪,吴姿筠边聆听边用话语安抚女子。倾听时发现,该女子有一位八岁的女儿,与自己孩子年纪相当。为了稳住轻生女子的情绪,吴姿筠想要通过唤起女子的母爱来阻止她,于是轻声地询问女儿的情况,并讲述着自己身为母亲的感受。


晚上约7时30分,吴姿筠在取得了女子的信任后,就奋不顾身地爬上楼顶安全墙边缘,陪同轻生女子一起坐着。“我陪着她,想要唤醒她的母爱,鼓励她活下去”。吴姿筠向女子讲述着没有母亲的孩子生活如何艰辛,同时用自己的生活经历开导女子,劝她放弃轻生的念头。女子找到情感的共鸣,渐渐地出现些许动容。吴姿筠继续坚持,最终女子终于同意下来。


“当时是本能反应,只觉得救人最要紧”


如今,吴姿筠回忆起营救女子的事件仍然心有余悸。“20层楼的高度,其实我自己都会害怕地脚软。但当时天有些黑了,看不清也就不害怕了。最主要是当时没想太多,只觉得救人要紧。”吴姿筠笑着告诉小e。


小e了解到,当天广州天气较冷,夜晚时分,20层楼的位置风也十分大,吴姿筠赶来的时候还身着单薄的工作服,与女子同坐在安全墙上将近两个小时。那时,她更是已经冷得全身发抖了。“后来劝说她时,我感觉自己的声音都开始抖了。从安全墙上下来时,已经冻到麻木,脚都动不了了。”吴姿筠说,回到家躺在床上时仍然没有真实感。但谈到此次经历的感受时,她表示,


能够救回年轻的生命,很开心。但当时完全是一种本能的反应,只是觉得救人最要紧而已。





来报料吧



2016年8月起,我们从街坊身边挖掘了大量好人好事,2017年,“海珠好人365”活动将继续进行,欢迎各位街坊继续砸来猛料吧!



如何推举身边的好人?

  ◆  




>>>>

报料方法一



长按本页尾的二维码,关注本微信公众号,直接发送你觉得值得报道的好人好事信息,并留下联系方式。



>>>>

报料方法二



拨打街道的报料热线:赤岗街-包小姐 020-84193265


报料经采用后,其所报料的好人被评选为月度“海珠好人”的,报料者可获50元手机话费奖励。



特别提醒


近期,我们发现有人打着本活动的名义行骗,称要收取报名费。现特别提醒各位街坊:本评选活动所有环节均不收取任何费用,请参选人与各位街坊不要相信以任何名义收取费用的行为。感谢您的参与。







【记者 蔡晓素】

【编辑 甄曦】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